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苏州牢记习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重要指示,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之路。翻开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,几个“逐年上升”和“逐年下降”,记录下过去这十年苏州生态环境的显著变化。水方面,国考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逐年上升;气方面,PM2.5年均浓度从2013年以来是“八连降”。水更清、天更蓝,数据背后,是我们每个人可感可知的变化。
无人监测船带上监测探头,即便人迹不能至,对太湖水质的监控也能随时完成;一台随身携带的蓝藻监测仪,探入水中,水质数据能“秒现”,技术创新、监测加严,是过去这十年太湖治理的新常态。
经得起测,是如今太湖水质的新常态。十年来,苏州治太工程扎实推进,太湖4.5万亩水域围网养殖全部拆除。然而,苏州属于平原河网区域,水系发达、相互沟通,单一的河湖治理往往难以改善水质。因此,流域协同治理是这十年里,苏州在水上下了大功夫。
leyucom乐鱼官网,
吴中区的苏东河流经1镇3街道,每个镇街道辖区的出入口设置了水质自动监测站,站点的监测数据关系到街道的考核。
吴中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郭晋玲介绍,吴中区在各乡镇街道的主要河道上一共布设了 37个小型的水质自动监测站,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,主要是以河道流经各镇街道以后水质污染指数的变化为依据。水质改善的获得补偿资金,水质变差的上交补偿资金leyucom乐鱼官网,。
湖岸共治、区域联动,太湖少了负担,水质达到了近5年来最好的水平。省里给太湖治理定下的目标是两个确保:一个是“确保饮用水安全” 一个是“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”目前 这两个确保已经连续14年都实现了 苏州给太湖治理定下的目标 是“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确保100%”“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力争100%”。可以说要求更高也更具体。目前 全市国考断面和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这两个数据在逐年上升,正是在向着这两个100%不断靠近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苏州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清洁能源替代,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到区域联防联控,“蓝天保卫战”立体作战图日益清晰。
从污染减排、机动车尾气排放到绿色建筑工地、道路扬尘等,治霾由点到面全线铺开;从冶金、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改造,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,治理项目逐步落实;从“263专项行动”、“臭氧污染专项执法检查”,一系列执法行动力度空前。
苏州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leyucom乐鱼官网,,2021年,全年PM2.5浓度为28微克/立方米,比2013年下降了60%。优良天数比率为85.5%,比2015年上升了18.6%。
生态环境好不好,群众满意度见分晓。群众对苏州生态环境的满意率连续上升,从2012年的81.7%上升到2021年的92%。当然,这份满意背后,除了守绿,还有添绿的功劳。过去十年,苏州持续推进“绿色苏州”建设,山有人管、树有人种、林有人护,环境的颜值与气质一起提升,最江南的苏州在与自然的相融生共长。
鸟叫虫鸣不绝于耳,这感觉有点像是到了野外。其实这里是友新高架旁边的一个居住区附近,一边是大自然的生机盎然,一边是城市的烟火喧嚣,这两种不同画风的碰撞,让我们看到这些年随着树越种越多、森林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十年间,苏州完成了31万亩造林绿化,346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,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0.52%,较2011年底上升2.95个百分点。而这2.95个百分点后面,是林业人“幸福的烦恼”。
苏州市林业站副站长唐建告诉记者,苏州的水面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/3,城市建设又相对比较成熟,可用于造林的土地一直十分紧缺。十八大以来,苏州通过见缝插绿、规划建绿、应绿尽绿这些措施,先后开展了“四沿两点一区”“七大工程等造林绿化建设。目前正在开展造林绿化空间的调查评估,明确在哪造;后续还将编制国土绿化规划,解决造什么、怎么造的问题。
造更多的林,也要管好林。2021年,苏州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林长制,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3020名,巡林、护林,森林资源保护从林业部门唱“独角戏”转变成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“大合唱”。这种“大合唱”,几乎发生在“山水林田湖草”的每一处。“一山一策”、生态修复与补偿等等,是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,更是保护在达成共识中走向专业与精细。
leyucom乐鱼官网,
全国有899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,但是村级自建的只有一个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。如今这里已有1万多亩的湿地。
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副站长朱铮宇介绍,这也是当时国家级湿地公园里唯一一个岛屿类湿地,为国家的湿地保护做了示范leyucom乐鱼官网,。
2012年,苏州出台了全省首个湿地保护条例,此后10年里,苏州关于湿地保护的法规制度不断完善,考核指标不断健全。朱铮宇说,苏州在全国率先提出了“湿地好不好 鸟儿说了算”的监测评估体系,通过10多年的监测 ,苏州的鸟类增加了100种左右。现在有10块湿地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,比如常熟的铁黄沙、张家港的沿江、吴江的太湖以及澄湖等。
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,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久久为功,才能换来“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地更绿”。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、共同建设、共同享有的事业,我们每个人也要携起手来,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、建设者。